2013年12月6日-9日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刺绣)遗产国际论坛”,担任其中一场(section)评议员并发表简短演讲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刺绣)遗产国际论坛”是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州独秀庄刺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写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承办。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刺绣)遗产国际论坛”,担任其中一场(section)评议员并发表简短演讲。
这一论坛旨在邀请国际国内在文化遗产领域以及传统工艺文化领域的国家级传承人和著名的专家学者,交流和分享对中国刺绣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研讨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中国刺绣艺术的理论和方法,让中国刺绣文化遗产彰显其多重价值。在论坛的开幕式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蒋明清对十年来我国政府,民间以及企业家们对刺绣文化的保护工作表示了肯定。“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科教组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年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包括中国传统刺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所有的绣种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国家级或省级名录”。
此次论坛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另一部分是配合论坛于2013年12月7日-15日在广东省博物院举办的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精品展。

  • 2013年12月3日-5日
    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参加“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及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阶段成果报告会暨首届媒介人类学论坛”并发表论文及演讲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及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阶段成果报告会暨首届媒介人类学论坛”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主办,由中山大学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承办,由广州历史乡村保护和发展协会、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提供支持,于2013年12月3日-5日在中山大学召开。
    此次论坛包含两大部份,一部分是12月5日在中山大学马丁堂二楼举行的报告会,主要议题有: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问题的理论探讨,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数字保存整理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媒介人类学与当代社会,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媒介转型,人类学田野考察与数字技术合作支持社区的公益行为,数字、传媒与文化保育,新媒体与新人类等等。另一部分是2013年12月3日-5日观摩与交流,在广州扉艺廊、中山大学两地同时举办“绿色中国”纪录片平行展播观影及交流活动。
    “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为传播学和人类学交叉研究课题,是中山大学近年所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之一,为促进中国的媒介人类学学科建设,特召开此论坛。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发表论文并演讲《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现况:以江苏省庙会为田野考察对象》,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 2013年11月28日-12月1日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参加“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博物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博物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会议以“博物馆建筑与功能”为主题,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建筑界、文博界、高校文博专业的专家学者、还特别邀请到了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作了45分钟的主旨发言——《作为发展品的博物馆设计》。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发表论文《地方博物馆的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应善加利用地方独特的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
    此次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博物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博物馆的建筑如何才能真正满足文物典藏、保护、展陈、科研、公共教育、观众服务等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同时探讨了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一些破解方法。
    会议学术成果丰硕,受邀参会作者的46篇论文将在会后印制成论文集正式出版。通过对博物馆建筑与功能的探讨和卓有成效的相关案例交流,为中国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照片由浙江省博物馆官网上截取

  • 2013年11月26日
    《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5期刊登在“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介绍创办人林志宏博士新书《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

    《城市规划学刊》(原<城市规划汇刊>)(ISSN1000-3363,CN31-1938/TU),为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国内城市规划学科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
    《城市规划学刊》在2013年第5期刊登“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报导。请参见如下链接网址:
    http://www.upforum.org/knowledge.php?id=551&fid=4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论坛
    8月17日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论坛”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第三活动区举行。《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作者林志宏、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三位主讲嘉宾,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卢永毅两位点评嘉宾,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支文军,参加了本次论坛,同济大学规划系教授张松担任特邀学术主持人。
    1、巴黎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值得亚洲城市借鉴
    林志宏博士从《世界遗产公约》开始介绍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并以法国巴黎东岸和圣安东尼城区的更新规划为例,公共空间的复兴与文化的注入展示出城市遗产保护同样可以获得传统街区与都市发展齐头并进,两全其美。
    圣安东尼街区并没有特别出众的单体古建筑,也不在古迹周边特定的保护区内。巴黎之所以保护这个看似十分普通的街区,是因为它具有18世纪巴黎街区的空间布局——狭长的中庭与过道、耸立的烟囱以及精致的木造家具产业。巴黎横幅的保护计划提出,要做到保护传统街区与城市发展两全其美,鼓励该街区的商业与手工业继续发展,新建筑第曾楼高不低于3.6米。如今,这个街区仍有很多居民,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城市古建筑保护“以人为本”的理念。他指出,历史街区属于大众,居民拥有强有力的意识,应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心,圣安东尼街区如今仍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城市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理念。历史城区的保护应该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发展公共空间应该更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多样性。
    相比之下,亚洲的一些国家情况不容乐观,遗产破坏严重,如何规划、管理,并且改善这种状况都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历史的记忆
    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就“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主题,以上海的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作为案例,提出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他认为,文化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对先前文化的包容性上,越能包容的文化越有先进性,越没有包容性的就越落后,所以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正是现代化的标志。城市风貌的延续也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面,文化的延续性又是生命力的标志。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对那些已经失去原始使用价值的建筑做出合理改造,产生新的功能,注入新的生命,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王军则从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思考北京的遗产保护现状,指出对北京旧城的持续拆除,也持续恶化的北京的城市功能,北京旧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结晶,纪念着中国城市营造的杰出智慧,是属于全人类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应该成为她的终结者。
    3、保护是发展的一种模式
    保护不意味着停滞和凝固,保护是发展的一种模式。同济大学出版社自2009年开始策划出版“遗产保护译丛”丛书,以介绍国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典论著为主要任务,期望能够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需重视并慎重面对的城乡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借鉴与推动的价值。2012年“遗产保护译丛”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与《当代保护理论》正式出版;2013年将出版《修复的理论》一书。《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讨论的内容从目前阿富汗大佛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社会与阿富汗内部如何进行保护的过程出发,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主要的三个国际文化公约,思考世界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侧重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的世界遗产保存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欧亚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法国巴黎、法国雷恩、西班牙圣地亚哥和中国曲阜的自发性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遗产保护、传统街区保护与都市适度更新的多个案例,思考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性的关联,从中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指导和操作指南。
    (供稿:肖建莉)
     

    2013年11月1日-2日
    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邀出席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办的《罗马丹(Lo Manthang)和上木斯塘(Upper Mustang)文化景观保护国际研讨会》

    由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Oriental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Protection Alliance / Alliance de Protect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Asiatique,简称OCHSPA / APPCA)提供资金支持的《罗马丹(Lo Manthang)和上木斯塘(Upper Mustang)文化景观保护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afeguarding Lo Manthang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Upper Mustang’)于2013年11月1日至2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Taragaon Boudha Hyatt饭店举行,此研讨会由尼泊尔国家考古局(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简称DoA)、喜马亚洲基金会(HimalAsia Foundation)、加德满都大学(Kathmandu University)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德满都办公室(UNESCO Kathmandu Office)共同主办。
    此次研讨会共邀请了约200多位国内外嘉宾参加,我公司:法国欧亚印象-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以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秘书长身份,协办单位)受邀出席。来自美国、不丹、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尼泊尔、台湾、英国(按国家英语名称首字母排序)等国家和地区的25位专家发表演讲,介绍了各类关于罗马丹(Lo Manthang)相关研究的论文,旨在评估该地区的优秀文化,自然和精神价值,以及探讨这种独特的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与嘉宾及参与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此研讨会结束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重要网站均有大篇幅报导,受到与会嘉宾和尼泊尔国内外一致好评。请参见如下链接网址:
    http://www.unesco.org/new/en/kathmandu/about-this-office/single-view/news/international_symposium_to_safeguard_outstanding_universal_value_of_lo_manthang_kathmandu/

    http://www.unesco.org/new/en/kathmandu/culture/symposium-on-safeguarding-lo-manthang-1-and-2-november-2013/

    http://a104262598.yh.myhichina.cn/_d276206473.htm


    照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德满都办公室提供

  • 2013年9月16日-18日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江苏省文化厅邀请,在“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北片区)培训班”授课

    2013年9月16-18日,江苏省文化厅在扬州召开“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北片区)培训班”。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继9月3-5日受江苏省文化厅邀请为江苏省苏南片区培训班授课后,再度受邀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北片区)培训班”授课。

  • 2013年9月3日-6日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林志宏博士受台湾连江县文化局邀请前往台湾马祖进行为期四天的全县四乡五岛战地文化遗址勘察

    2013年9月3日、4日连续两天,《马祖日报》以“推动加入世界遗产,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林志宏先生来马勘察”、“联合国世遗中心林志宏走访南北竿军事文化景点,给予推动申遗建议”为标题进行了报道。文章介绍了林博士此次马祖之行的目的以及活动安排:9月3日、4日前往现场进行勘察,9月5日上午在民俗文物馆主讲世界遗产趋势与推动实物的讲座,下午在“从现在看未来:马祖战地遗产维护管理方向与推动整合架构”论坛发表演讲。林博士提出了自己建议,认为马祖战地文化景观的切入点可以再往前延伸而非国共战争期,而申遗的重点在过程及地区共识,保护与发展要兼顾,从保护出发但也要考量居民需求。
     

    《马祖日报》报导
    图片©《马祖日报》记者,刘秋月

  • 2013年9月3日-5日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江苏省文化厅邀请,在“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南片区)培训班”授课

    2013年9月3-5日,江苏省文化厅在镇江句容市召开“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南片区)培训班”。省文化厅副厅长吴小林,句容市领导王华出席开班仪式。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博士受江苏省文化厅邀请在培训班授课,主题为《江苏省民俗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和制定保护规划应掌握的基本认识》,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响。
    江苏省文化厅预计在2013年9月16-18日,在扬州举办第二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苏北片区)培训班”,李志勇博士再度受邀,将继续担任此培训课程的讲师。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9/17页 共有130条信息 转到
    TOP▲
    在晚会入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

    在晚会入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

    • 在晚会入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
    • 圆形剧场前的餐前酒会
    • 各界来宾参观主会场的成果展
    •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志宏先生,行政总监艾廷央·马修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先生发表讲话
    • 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荣誉主席-续慧法师发表讲话
    • 主会场由Christophe RIND先生现场演奏
    • 曲阜市文化局副局长陈德祥、明城设计院院长孔涛参观主会场成果展
    • 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志勇先生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市政府代表Pedro Maestre先生进行交流
    • 《华人志》总编辑孙亚光先生参观展览
    • 无像展厅《华人志》水墨画展
    • 无像展厅鸡尾酒会
    • 各位来宾共享自助晚宴
    2009年8月7日,由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主办,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中国山东曲阜市人民政府、《华人志》编辑部、登琨艳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法国巴黎印象画廊、ATELAB研究室/巴黎(Paris)LA VILLETTE国家高等建筑学院联合合作的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十周年庆晚宴暨佛陀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展、孔子故乡-曲阜市政成果展、《CHINESE RECORDS 2009华人志艺术展》在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盛装出席,为公司成立10周年举杯庆贺,同时对各个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